金沙娱乐,金沙娱乐城官网,金沙娱乐城app,金沙娱乐城,金沙集团官网,金沙娱乐城注册,金沙官网,金沙app,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金沙网站,金沙官网,金沙集团,澳门金沙官网,澳门金沙网站,澳门金沙注册》一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地方层面,近期各省陆续披露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河北、广西等地融资平台存在分类转型不到位、资产违规划转、盲目投资决策等问题,河北、甘肃等地存在化债不实、虚假化债问题。我们认为在推进融资平台“真转型”过程中需提前做好政策储备,加强政策衔接、保留政策支持空间,同时强化投资审批流程、严查资产质量、规范资金管理,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溯机制,并持续强化隐性债务查处问责力度。此外,各地继续推进化债与转型,如吉林存量隐性债务已降至1000亿元以下,超八成市县区隐债清零,江苏金融机构助力扬州多存量债务优化、债券接续等。
从后续策略看,8月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券收益率波动上行,但企业盈利未发生实质性改善,权益继续大幅上涨动力不足,对债市压制或有所缓解,流动性合理充裕下短端收益率或保持区间波动,上下空间均较为有限,长端收益率在弱基本面、前期调整相对较多等因素影响下,进一步上行动力不足、存在小幅下行空间。对城投债而言,在此轮债市调整过程中体现出了一定的“抗跌”属性,尽管信用利差有所走阔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待利率企稳后利差可能继续压缩。“一揽子化债”仍持续推进,城投平台退名单、重点省份退出进程将继续加速,“6+4+2”大规模特殊再融资债券持续支持城投化债,城投债投资进入了“化债政策托底” 与 “市场情绪波动”的博弈期,城投债信用利差或将在利率中枢企稳后继续下行,可把握债市短期调整带来的“上车”机会,对中短久期标的有选择的下沉资质,适当布局期限较长的优质标的以博弈未来长端收益率下行的资本利得、增厚收益。
从近期热点看,国办“84号文”明确了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方、金融机构对存量PPP项目建设运营的各方权责,要求政府不得拖欠、金融机构不可随意断贷、地方债资金可投,有望为存量PPP项目带来稳定的资金支持,继而助力相关社会资本方资金纾困和债务化解,也有利于维护政府信用、增强社会资本投资PPP项目的信心。中诚信国际研究院8月22日发布的《》一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地方层面,近期各省陆续披露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河北、广西等地融资平台存在分类转型不到位、资产违规划转、盲目投资决策等问题,河北、甘肃等地存在化债不实、虚假化债问题。我们认为在推进融资平台“真转型”过程中需提前做好政策储备,加强政策衔接、保留政策支持空间,同时强化投资审批流程、严查资产质量、规范资金管理,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溯机制,并持续强化隐性债务查处问责力度。此外,各地继续推进化债与转型,如吉林存量隐性债务已降至1000亿元以下,超八成市县区隐债清零,江苏金融机构助力扬州多存量债务优化、债券接续等。
从后续策略看,8月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券收益率波动上行,但企业盈利未发生实质性改善,权益继续大幅上涨动力不足,对债市压制或有所缓解,流动性合理充裕下短端收益率或保持区间波动,上下空间均较为有限,长端收益率在弱基本面、前期调整相对较多等因素影响下,进一步上行动力不足、存在小幅下行空间。对城投债而言,在此轮债市调整过程中体现出了一定的“抗跌”属性,尽管信用利差有所走阔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待利率企稳后利差可能继续压缩。“一揽子化债”仍持续推进,城投平台退名单、重点省份退出进程将继续加速,“6+4+2”大规模特殊再融资债券持续支持城投化债,城投债投资进入了“化债政策托底” 与 “市场情绪波动”的博弈期,城投债信用利差或将在利率中枢企稳后继续下行,可把握债市短期调整带来的“上车”机会,对中短久期标的有选择的下沉资质,适当布局期限较长的优质标的以博弈未来长端收益率下行的资本利得、增厚收益。
发行规模环比上升,连续5个月净融出后,净融资额回正。8月城投债规模5035.77亿元,环比上升22.54%;净融资12.39亿元,为连续5个月净融出后首次回正。交易所通过审核占比98.21%,环比上升3.64个百分点;协会注册通过率9.62%,环比下降16.37个百分点,通过规模及通过率大幅下降主要与7月基数较高有关,而实际通过规模明显高于4-6月水平,通过率略高于4月、6月而略低于5月。17省净融入、10省净融出,11个重点省份净融资规模由负转正,非重点省份净融资规模由正转负,经济大省净融出规模环比上升。
创新品种城投债发行缩量,科创债规模占比超五成。8月共发行19只贴标城投债、规模130.95亿元,科创债规模68.35亿元、占比超五成。贴标城投债发行主体仍以AAA级为主、只数占比47.37%,行政层级以地市级为主;加权平均发行期限6.45年,较全部城投债期限长2.72年;加权平均发行利差为54.75BP,较全部城投债发行利差低15.23BP,呈现出一定成本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城投科创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数量逐步上升,或与交易所收紧城司发行科创债的新监管导向有关。
发行期限缩短、5年及以上占比近五成,17省借新还旧比例达100%。8月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3.73年,环比下降0.52年,5年及以上期限占比最高、达48.24%。品种上一般中期票据(33.40%)、私募债(31.16%)发行规模占比仍居前列。发行主体以AAA级为主、占比43.42%;行政层级以地市级为主、占比45.13%。从募集资金用途看,发债仅用于借新还旧的债券规模比例达95.70%,17省借新还旧比例达到100%,除广西外其余发债重点省份借新还旧比例均为100%。
城投债发行利率环比持平、发行利差环比收窄,重点省份发行利率上行,非重点省份发行利率下行,发行利差走势分化。8月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2.21%,环比上月基本持平,同比下行0.03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发行利差为69.98BP,环比收窄1.65BP,同比收窄2.99BP。分期限、等级看,1年以下期限各等级发行成本均上行,5年期AA+、AAA级发行成本均上行,3年期发行成本涨跌互现。分区域看,重点省份发行利率环比上行0.01个百分点至2.41%,非重点省份基本与上月持平,为2.21%;发行利差方面,重点省份和非重点省份有所分化,重点省份发行利差环比收窄约3.05BP至91.74 BP,非重点省份环比收窄1.72BP至69.69BP。
城投境外债发行规模小幅上升,境内外利差有所收窄。8月26家主体发行29只城投境外债,发行规模为312.96亿元,较上月增加4.15%;净融资规模为3.14亿元,较上月大幅下降97.14%;境外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3.02年,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4.52%,高于境内债231BP,境内外债利差较上月收窄33.7BP。从募集资金用途看,发行只数上看六成用于借新还旧,四成用于补流。河南发行2只区县级“364海外城投债”,两家城投均没有存续的境内债,发行“364债”或反映主体资金较为紧张、境内融资受限。
发行规模环比上升,连续5个月净融出后,净融资额回正。8月城投债规模5035.77亿元,环比上升22.54%;净融资12.39亿元,为连续5个月净融出后首次回正。交易所通过审核占比98.21%,环比上升3.64个百分点;协会注册通过率9.62%,环比下降16.37个百分点,通过规模及通过率大幅下降主要与7月基数较高有关,而实际通过规模明显高于4-6月水平,通过率略高于4月、6月而略低于5月。17省净融入、10省净融出,11个重点省份净融资规模由负转正,非重点省份净融资规模由正转负,经济大省净融出规模环比上升。
创新品种城投债发行缩量,科创债规模占比超五成。8月共发行19只贴标城投债、规模130.95亿元,科创债规模68.35亿元、占比超五成。贴标城投债发行主体仍以AAA级为主、只数占比47.37%,行政层级以地市级为主;加权平均发行期限6.45年,较全部城投债期限长2.72年;加权平均发行利差为54.75BP,较全部城投债发行利差低15.23BP,呈现出一定成本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城投科创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数量逐步上升,或与交易所收紧城司发行科创债的新监管导向有关。
发行期限缩短、5年及以上占比近五成,17省借新还旧比例达100%。8月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3.73年,环比下降0.52年,5年及以上期限占比最高、达48.24%。品种上一般中期票据(33.40%)、私募债(31.16%)发行规模占比仍居前列。发行主体以AAA级为主、占比43.42%;行政层级以地市级为主、占比45.13%。从募集资金用途看,发债仅用于借新还旧的债券规模比例达95.70%,17省借新还旧比例达到100%,除广西外其余发债重点省份借新还旧比例均为100%。
城投债发行利率环比持平、发行利差环比收窄,重点省份发行利率上行,非重点省份发行利率下行,发行利差走势分化。8月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2.21%,环比上月基本持平,同比下行0.03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发行利差为69.98BP,环比收窄1.65BP,同比收窄2.99BP。分期限、等级看,1年以下期限各等级发行成本均上行,5年期AA+、AAA级发行成本均上行,3年期发行成本涨跌互现。分区域看,重点省份发行利率环比上行0.01个百分点至2.41%,非重点省份基本与上月持平,为2.21%;发行利差方面,重点省份和非重点省份有所分化,重点省份发行利差环比收窄约3.05BP至91.74 BP,非重点省份环比收窄1.72BP至69.69BP。
城投境外债发行规模小幅上升,境内外利差有所收窄。8月26家主体发行29只城投境外债,发行规模为312.96亿元,较上月增加4.15%;净融资规模为3.14亿元,较上月大幅下降97.14%;境外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3.02年,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4.52%,高于境内债231BP,境内外债利差较上月收窄33.7BP。从募集资金用途看,发行只数上看六成用于借新还旧,四成用于补流。河南发行2只区县级“364海外城投债”,两家城投均没有存续的境内债,发行“364债”或反映主体资金较为紧张、境内融资受限。
根据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统计,9-12月到期规模1.19万亿元,月均到期规模2983.72亿元,进入回售期的债券规模5269.47亿元,若按照2025年上半年70%的真实回售比例进行回售,年内共有1.56万亿元城投债面临到期或回售。从级别看,到期城投债以AAA级为主、占比达四成;从行政层级看,地市级、区县级占比均超四成,仍需关注相关区域较低行政层级城投企业再融资压力;从区域看,江苏城投债到期规模达 2793.93亿元、远超其他省份,在全部到期城投债中占比 23.41%,浙江、山东次之,占比均为10%左右。
根据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统计,9-12月到期规模1.19万亿元,月均到期规模2983.72亿元,进入回售期的债券规模5269.47亿元,若按照2025年上半年70%的真实回售比例进行回售,年内共有1.56万亿元城投债面临到期或回售。从级别看,到期城投债以AAA级为主、占比达四成;从行政层级看,地市级、区县级占比均超四成,仍需关注相关区域较低行政层级城投企业再融资压力;从区域看,江苏城投债到期规模达 2793.93亿元、远超其他省份,在全部到期城投债中占比 23.41%,浙江、山东次之,占比均为10%左右。
近期各省陆续披露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部分地区存在融资平台分类转型不到位、资产违规划转、盲目投资决策造成亏损等问题,后续在推进融资平台“真转型”过程中需提前做好政策储备,加强政策衔接、保留政策支持空间,并强化投资审批流程、规范资金管理。从8月城投债运行情况看,发行规模环比上升、净融资额小幅回正,17省净融出,重点省份净融资规模由负转正,但非重点省份、经济大省均净融出;17省借新还旧比例达100%,重点省份中除广西外均为100%。城投境外债发行规模小幅上升、以借新还旧为主,区县级“364境外债”持续发行,这成为城投平台境内融资约束下的“被动选择”,可以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但也隐含着合规性争议、再融资风险及政策不确定性。后续策略方面,城投债在8月债市调整过程中体现出了一定的“抗跌”性,尽管信用利差有所走阔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待利率企稳后利差可能继续压缩,可把握债市短期调整带来的“上车”机会,对中短久期标的有选择的下沉资质,适当布局期限较长的优质标的以博弈未来长端收益率下行的资本利得、增厚收益。
城投债发行规模环比上升,连续5个月净融出后,净融资额回正。8月城投债1发行763只,规模合计5035.77亿元,环比上升22.54%,同比下降5.19%;7只城投债取消发行、规模合计68.5亿元;净融资规模12.39亿元,为今年3-7月连续5个月净融出后首次回正。截至8月末,存量城投债规模达15.22万亿元,今年以来城投债发行规模合计36883.63亿元,同比下降11.80%;净融资规模合计-1268.89亿元,同比下降2567.64亿元。
交易所审核通过率环比小幅上升,政策对于城投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仍予以支持;交易商协会审核通过率2环比明显下降,与上月基数较高有关。交易所公布发行审核有明确结果的城投债规模3670.76亿元,通过审核(已通过发审会、提交注册、注册生效)的规模3604.93亿元,占比为98.21%,环比上升3.64%个百分点;6支债券终止审查,规模合计65.83亿元、环比下降64.61%,河北终止审查比例较高、达29.07%。交易商协会城投债计划发行规模5250.3亿元,通过规模504.84亿元、环比下降64.99%,注册通过率9.62%、环比下降16.37个百分点,通过规模及通过率大幅下降主要与7月单月基数较高有关,而实际通过规模明显高于4-6月水平,通过率略高于4月、6月而略低于5月。
17省净融入、10省净融出,重点省份3净融资规模由负转正,非重点省份净融资规模由正转负,经济大省净融出规模环比上升。分区域看, 27省发行城投债,17省净融入、10省净融出,其中江苏发行(986.20亿元)及到期规模(1084.26亿元)均为全国最高水平;四川净融出最多,为144.52亿元;浙江净融入规模最高、为110.43亿元。11个重点省份中有9省发债(辽宁、青海未发债),合计净融入113.16亿元,净融资规模较上月增加214.62亿元;非重点省份净融出100.77亿元,净融资规模由正转负、较上月减少120.99亿元;6个经济大省净融出119.22亿元,净融出规模环比增加76.78亿元。
创新品种城投债发行规模及占比环比均下降,科创债占比超五成。从发行规模看,8月共发行19只贴标城投债(规模130.95亿元),包括9只科创债(规模68.35亿元、占比超5成)、9只绿色债券(规模52.6亿元),1只可持续债券(规模10亿元)。贴标城投债占城投债发行总规模的2.60%、环比下降1.99个百分点,占全部贴标信用债发行规模的6.64%、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其中科创城投债占全部科创信用债发行规模比重为3.98%,较上月有所下降。从发行特征看,8月贴标城投债发行主体仍以AAA级为主,只数占比47.37%、规模占比59.83%,行政层级分布上以地市级为主(13只),区县级、省级各3只;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6.45年,较全部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长2.72年;加权平均发行利差为54.75BP,较全部城投债发行利差低15.23BP,呈现出一定成本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城投科创债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数量逐步上升,或与交易所收紧城司发行科创债的新监管导向有关。
发行期限缩短,狭义借新还旧比例有所上升,17 省比例达 100%,发债的 8 个重点省份均为 100%。从发行结构看,8 月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 3.73 年,环比下降 0.52 年,5 年及以上期限占比最高、达 48.24%,环比减少 8.52 个百分点;品种上一般中期票据(33.40%)、私募债(31.16%)、超短融(14.73%)发行规模占比居前三位;发行主体以 AAA 级为主、占比 43.42%,环比增加 5.53 个百分点;行政层级以地市级为主、占比 45.13%,环比下降1.24 个百分点。从募集资金用途看,发债仅用于借新还旧2的债券规模比例达 95.70%,环比上升 0.43 个百分点,17 省借新还旧比例达到 100%,除广西外其余发债的重点省份借新还旧比例均为 100%,广西发行了 1 只既用于借新还旧4又用于补流的债券,其广义借新还旧比例为100%。
城投债发行利率环比持平、发行利差环比收窄,重点省份发行利率上行,非重点省份发行利率下行,发行利差走势分化。8 月城投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 2.21%,环比上月基本持平,同比下行 0.03 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发行利差为 69.98BP,环比收窄 1.65BP、同比收窄 2.99BP。分期限、等级看,1 年以下期限各等级发行成本均上行,5 年期 AA+、AAA 级发行成本均上行,3 年期发行成本涨跌互现。分区域看,重点省份发行利率、利差均高于非重点省份,走势分化。重点省份发行利率环比上行 0.01 个百分点至 2.41%,非重点省份与上月基本持平、为 2.21%;重点省份发行利差环比收窄 3.05BP 至 91.74 BP,非重点省份环比收窄 1.72BP 至69.69BP。贵州加权平均发行利率、利差均最高,分别为 3.23%、156.45BP,黑龙江发行利率和发行利差最低,分别为 1.93%、56.29BP。连续两月均发行城投债的 24 个省份中,10 省发行利率上行、利差走阔,贵州发行利率、利差升幅最大,分别为 40.19BP、36.84 BP,主要源于发行债券较少、个体差异大,8 月贵州省仅有贵阳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发行 2 只 5 年期债券;陕西发行利率、利差降幅最大,分别为 29.98BP、27.29BP,主要源于 8 月发行主体以 AAA级为主、信用资质较高,且债券发行期限明显缩短。
8月26家主体发行29只城投境外债5,发行规模为312.96亿元,较上月增加4.15%;净融资规模为3.14亿元,较上月大幅下降97.14%;境外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3.02年,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4.52%,高于境内债231BP,境内外债利差较上月收窄33.7BP。城投境外债的穿透主体信用级别以 AAA级为主、规模占比为34.97%;行政层级以地市、区县级为主,占比分别为44.93%、43.72%。分区域来看,河南、江苏、广东等10省发行城投境外债,其中河南发行规模最高、达97.42亿元,福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最高、为7.00%。从募集资金用途看,有16只用于借新还旧、规模占比超六成,13只用于补流、规模占比近四成。值得注意的是,尽管“134号文”已叫停1年以内的新增境外债,但6月以来河南、山东等地仍发行了用于补流的“364海外城投债”,8月河南发行2只区县级“364海外城投债”,发行利率分别为8%、7.5%,两家城投均没有存续的境内债,发行“364债”或反映主体资金较为紧张、境内融资受限。
8月城投债现券交易规模1.13万亿元,同环比分别下降20.55%、11.70%。从收益率及利差走势看,城投债收益率以上行为主,1年及以上各期限AA+级城投债收益率均上行,平均上行幅度约为2.27BP;1年期、3年期、5年期城投债交易利差均走阔,呈现信用等级越低、走阔幅度越大的特点,其中5年期AA级城投债利差走阔幅度最大,达10.02BP。分区域看,31省信用利差6环比多数走阔,仅甘肃、黑龙江、贵州、宁夏、内蒙古、西藏、青海7地收窄,弱区域城投利差仍相对较高。从利差绝对水平看,信用利差前7位均属于重点省份,依次为贵州、青海、云南、黑龙江、辽宁、广西、宁夏,利差在87BP以上;而北京、上海、广东利差持续居于后三位。从月度变化来看,24省城投债交易利差走阔,走阔幅度均在4.5BP以下,其中有6个重点省份(重庆、吉林、天津、云南、辽宁、广西);7省交易利差收窄,收窄幅度在6BP以内,其中有5个重点省份,甘肃、黑龙江、贵州收窄幅度相对较大。
8月大公国际将安徽滁州市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上调至AAA,展望维持稳定,评级上调原因主要为区域财政实力增强,且公司在政府补助、资金注入、资产划转和股权划转等方面获得了较多外部支持,2022年以来因政府增资及划转资产、调整和转入专项债等,公司资本实力持续增强。城投异常交易数量环比持平、规模环比上升,山东异常交易次数较高,“20渤水01”偏离度最大。8月共有35家城投主体的41只债券发生73 次异常交易,异常交易次数环比持平,异常交易规模29.80亿元、环比上升48.85%。从行政层级看,涉及异常交易的区县、地市级主体较多,分别为20家、14家,省级仅1家。从信用级别看,AA级主体最多、为21家,占比达六成。从区域看,有10省城投债发生了异常交易,山东异常交易次数(11次)、发生异常交易的主体数量(10个)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山东潍坊渤海水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20渤水01”偏离度最大、达7.50%,或与当日公司控股股东山东潍坊滨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被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有关。
城投异常交易数量、规模环比下降,山东异常交易次数较高,“22金沙01”偏离度最大。7月共有43家城投主体的47只债券发生73 次异常交易、异常交易次数环比下降13次,异常交易规模20.03亿元、环比下降37.42%。从行政层级看,涉及异常交易的区县、地市级主体较多,分别为24家、18家,省级仅1家。从信用级别看,AA级主体最多、为27家,占比超六成。从区域看,有13省城投债发生了异常交易,山东异常交易次数明显高于其他省份、为21次。贵州金沙县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22金沙01”偏离度最高、达4.15%,或与公司多次被纳入执行人名单等有关。
根据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统计,9-12 月城投债到期规模 1.19 万亿元,月均到期规模2983.72 亿元,进入回售期的债券规模 5269.47 亿元,若按照 2025 年上半年 70%7的真实回售比例进行回售,年内共有 1.56 万亿元城投债面临到期或回售。从级别看,到期城投债以 AAA级为主、占比达四成,AA+级、AA 级占比分别超三成、超两成;从行政层级看,地市级、区县级占比均超四成,仍需关注相关区域较低行政层级城投企业再融资压力;从区域看,江苏城投债到期规模达 2793.93 亿元、远超其他省份,在全部到期城投债中占比 23.41%,浙江、山东次之,占比均为 10%左右。根据实际兑付信息,8 月 100 家城投企业的 109 只债券提前兑付本息,规模共计 218.79 亿元,环比微升 1.45%,浙江、江苏、江西等地提前兑付只数较多。
中央层面,近期财政部明确地方债可支持存量PPP项目建设、置换社会资本方垫资。8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5〕84号)出台,明确了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方、金融机构对于存量PPP项目建设运营的各方权责,要求政府不得拖欠、金融机构不可随意断贷、地方债资金可投,有望为存量PPP项目带来稳定的资金支持,继而助力相关社会资本方资金纾困和债务化解,也有利于维护政府信用、增强社会资本投资PPP项目的信心。中诚信国际研究院8月22日发布的《》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地方层面,近期各省陆续披露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河北、广西等地融资平台存在分类转型不到位、未实际剥离政府融资功能,资产违规划转,盲目投资决策造成亏损等问题;河北、甘肃等个别地区仍存在化债不实、虚假化债问题。我们认为在推进融资平台“真转型”过程中需提前做好政策储备,加强政策衔接、保留政策支持空间,防止出现“一退即死”以及“再次平台化”问题;同时加快建立“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对政府部门、融资平台、企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实施全口径管理,强化投资审批流程、严查资产质量、规范资金管理,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溯机制;并要持续强化隐性债务查处问责力度、定期公开通报问责,杜绝虚假化债、化债不实等问题发生。此外,近期各地继续推进化债与转型,如吉林披露目前全省存量隐性债务已降至1000亿元以下,有59个市县区隐性债务清零,占全部市县区的84.3%;江苏省级金融资源业务协同平台“扬州试点”项目签约,助力扬州多家国企存量债务优化、债券接续,提供担保增信、融资租赁、资产盘活等服务。
从投资策略看,8月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券收益率波动上行,但企业盈利未发生实质性改善,权益继续大幅上涨动力不足,对债市压制或有所缓解,流动性合理充裕下短端收益率或保持区间波动,上下空间均较为有限,长端收益率在弱基本面、前期调整相对较多等因素影响下,进一步上行动力不足、存在小幅下行空间。对城投债而言,在此轮债市调整过程中体现出了一定的“抗跌”属性,尽管信用利差有所走阔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待利率企稳后利差可能继续压缩。后续来看,“一揽子化债”仍持续推进,城投平台退名单、重点省份退出进程将继续加速,“6+4+2”大规模特殊再融资债券持续支持城投化债,城投债投资进入了“化债政策托底” 与 “市场情绪波动”的博弈期,城投债信用利差或将在利率中枢企稳后继续下行,可把握债市短期调整带来的“上车”机会,对中短久期标的有选择的下沉资质,适当布局期限较长的优质标的以博弈未来长端收益率下行的资本利得、增厚收益。